大连市皮肤病医院 

翻滚吧,检验大白!5×24小时白+黑,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对“阴阳”的渴望

  • 来源:大连市皮肤病医院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8-03

自7月27日起,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实验室的灯便从未熄灭。5×24小时已悄然度过,一群身着防护服的“检验大白”们不分昼夜,只为核酸检测结果而奋斗!

7月29日午夜,刚刚工作了6个小时的李彩虹卸下了防护服,隔着玻璃,她拍摄了一小段同事们忙碌的视频,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:

...

室外夜深人静,室内灯火通明,检验大白24小时不停歇,哪来的精神头我们也不知晓,奋斗吧!我的姐妹!加油!海蛎子!

她说出了所有大皮检验人的心声!

7月27日晚11点,完成了400份社区采样检测工作的检验师们刚刚离开医院,却接到了上级检测2200份样本的紧急任务。检验科主任张振国立即通知科室7名检验人员返回工作岗位。凌晨一点半接收样本后,检验人员们便开始了24小时无间断的检测工作。

为方便工作与替换轮岗,所有人员被分成三组,平均每组人员穿防护服检测作业时长为4-6小时,轮岗休息只能1-2小时。

...

核酸检测结果产生的4小时里

接收采样标本后,检验大白们首先核对信息,将标本灭活30-40分钟,在每管标本用混匀器混匀后,进行编号,加入提取板在提取仪上提取病毒核酸,加入反应体系进行病毒核酸扩增,最终读取结果,这一过程共需要4小时左右。

...

核酸样本检验是一项操作繁琐而枯燥的工作,精准、精确、零失误是他们所追求的。病毒核酸提取和扩增都需要他们在一个个直径约1厘米大小的孔中准确无误的完成添加或抽取操作,但最让大白们痛苦的是,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行动变得笨重,带着防护面屏令视线不那么清晰,双层手套使他们的手指不太灵活,这一切让本就不容易的检测操作变得更加不容易。

...

随着时间的推移,长时间高强度、高精确度的操作,让集中精力变得愈发困难,尤其是凌晨时段最难熬。逐渐透支的身体,变得僵硬的腰腿,有些不听使唤的大脑....这对于他们无疑是一场体力与毅力的双重考验。

每次脱去防护服,都是浑身湿漉漉的,竟能从鞋里倒出水来。而缺觉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。

没有人抱怨,没有人退缩,每个人都坚守岗位,只为能更快一点完成任务,为大连市全民新冠肺炎排查早日完成默默贡献着他们的力量。

检验大白们和家属,你们辛苦了!

检验科主任张振国刚刚过完了54岁的生日,自接受核酸检测任务,他始终坚持深入一线,组织和带领科室人员顺利完成一批批的检测任务。已年过半百的他,体力与精力都不及年轻人,但他却积极帮助一线人员”跑外围“,沟通协调,解决一线人员的实际困难,辅助完成部分工作,每天都坚持和一线人员工作到深夜。

70后检验师刘晓虹,从实验室开始筹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时,她就与龚爱红和隋青一起参与工作,从6月医院开始对外开展核酸检测项目时,她又与龚爱红和隋青一直在实验室负责样本检测工作,那时候工作是到晚八点。这次疫情以后,她一直坚守实验室,三岁的孩子也顾不上照顾,全权委托给家人了。

70后检验师周晓维的父母年事已高,都是80多岁,前不久老人轮流生病住院,都是她和丈夫照顾,这次因为工作,家里便全全交给丈夫了,她自己身体也不是太好,但因为工作,她也坚持着。

70后检验师李彩虹的女儿刚刚高考结束,报志愿的关键时刻她却在实验室里工作,只是在草纸上粗略写下了几个学校的名字,便将后续的事情移交给了丈夫。她说女儿高考是大事,核酸检测同样是大事,都不能耽误。

80后检验师王绘翔是个军嫂,丈夫经常上舰艇出海,一个月回家一次,刚上小学的孩子全权交给父母了。

每一名奋战在核酸样本检验一线的检验师的背后,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家。感谢你们对于核酸检测工作的辛勤付出。

截至7月31日18时,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共检测核酸样本10877人次。随着医院对外核酸检测的重新开放,检验大白们将继续全心全意为滨城百姓服务。